2018-04-18 15:52:20
本報訊(西部網記者 秦振)“截至今年3月底,我們新增各類市場主體622戶,同比增長112.3%。其中新增各類企業540戶,同比增長140%,增幅均創歷年之最。”4月13日,在陜西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發布會上,楊凌示范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董立民表示,作為全國唯一一個以現代農業發展為主要特色的自貿試驗區,一年多來,已經取得明顯成效。
楊凌多項案例受國務院肯定 開創“楊凌樣本”
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一年多來,楊凌示范區結合自身功能定位和實際情況,明確了試點任務61項,其中復制類37項、創新類24項,目前已全部開展實施。
“我們以‘創新現代農業交流機制’為抓手,圍繞政府職能轉變、農業金融、投資領域改革、國際合作和人文交流、農業生產經營組織模式等方面,提出了18項自主創新事項。”董立民說。
據介紹,經過積極探索,目前楊凌已經形成了一系列創新典型案例,“現代職業農民高校培訓新體系”等9個創新案例被評為陜西自貿試驗區“最佳實踐案例”,其中“積極打造‘一帶一路’現代農業國際合作中心”案例受到國務院自貿試驗區工作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的充分肯定。
“楊凌示范區開展農業全產業鏈的生產經營模式被商務部作為自貿試驗區創新亮點對外發布,初步形成了可在全省,乃至全國復制推廣的‘楊凌樣本’。”董立民說。
加強國際交流合作 6個國外機構入駐商務平臺
記者了解到,楊凌自貿片區作為我國開拓農業國際合作的重要節點,始終將加強和拓展對外合作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
其中,“1+3”農業國際合作平臺建設目前進展順利,已引進哈薩克斯坦國際一體化基金會、德國中小企業聯合會等6個國外機構入駐國際農業科技商務平臺。
同時,在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美國分別設立了3個投資貿易服務中心,推動建設了中哈、中美等6個海外示范園區和中美、中以2個楊凌科技試驗園區,有力推動了農業領域對外合作的開展。
“通過絲綢之路經濟帶農業企業創新聯盟、絲路科技教育聯盟、中美大學農業推廣聯盟和絲路農業網等國際農業科技合作平臺建設,取得了一批合作成果,形成了政府、高校、企業間深度融合、協同發展的對外合作新格局。”楊凌示范區自貿辦主任明濤說。
保稅區項目已投資57.5億 有效帶動現代農業發展
據明濤介紹,目前楊凌綜保區申報進展順利,已確定入區項目19個,總投資額57.5億元。
其中,全球最大的農業機械設備生產商確定入駐建設農業機械組裝生產線、展示展銷中心、售后維修服務中心和零配件備貨配送中心。
“我們引進陜西楊凌農食互聯農業基地連鎖公司,依托‘楊凌農科’品牌和示范基地等獨特資源,快速在全國建立了2350個,300余萬畝的生產基地,總產值達到50億元,有效帶動了西部及貧困地區現代農業發展。”明濤說。
實習編輯:張朝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