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欧美另类,久久99精品久久久噜噜最新章节,北条麻妃久久99精品,欧美日韩中文在线,精品国产一级,a级特黄一级一大片多人,国产成人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1120180013
> 首頁 > 養殖 > 正文

規模養殖場如何做好衛生防疫工作

2018-04-09 14:57:15   

要發展規模養殖,衛生防疫工作必不可少。農民朋友可注意以下幾個方面,建立衛生防疫制度,確保養殖場防疫符合規范。

1.隔離飼養

對畜禽場、畜禽舍、畜禽群實行嚴格的隔離,是規模化飼養中一項重要的措施,目前隔離飼養在某些畜禽場中的執行不夠徹底,分散建立專業性畜禽場、獨立單元式畜禽舍、仔豬早期隔離斷奶、全進全出式的生產工藝等都是為了更好的隔離飼養,對防止疫病的流行,最大限度地把病原限制在一定范圍具有重要作用。

畜禽場的生產區只能有一個出入口,非生產人員不得進入生產區。場內生活區、辦公區不得飼養畜禽,也不能從場外購畜禽肉,所需畜禽肉由本場供應。生產人員從場外進入生產區都要經過消毒、更換已消毒好的工作褲和膠鞋;工作服在場內定期清洗并消毒;飼養人員要堅守崗位,不得串入其他區的畜禽舍,生產區的車輛不得駛出生產區外,各舍的物料等要專管專用。

從外地引進動物時,因其可能處于疾病的潛伏期或隱性感染狀態,首先要查看產地檢疫證,在混入群體之前應隔離觀察至少3周。為防止引進的動物將病原體帶入整個動物群,隔離期間應對引進全部動物進行詳細的臨床觀察和血清學等檢驗及驅蟲,未按期注射疫苗的要補注疫苗。查出的陽性動物應根據情況進行合理處理,并對其污染的場地進行徹底消毒。

2.全進全出

所謂“全進全出”就是在場址選擇與場內布局都合乎要求的情況下,同一單元內的畜禽群在同一時間內轉入或轉出圈舍。該單元在畜禽群轉出后空欄進行徹底的清洗消毒,下一批畜禽在消毒后才能轉入其中。

3.控制參觀

一般情況下謝絕參觀。必需參觀的人員也要嚴格消毒,更換鞋和消毒過的工作服,嚴格執行場內的管理制度。

4.警惕外來病入侵

畜禽疫病的來源,可分為外源性(也就是病原從場外進入)和內源性(即病原來自場內畜禽群自身)兩種。有些外源性疫病一旦引入到畜禽養殖場后,又變成了內源性疫病。根據全國各地多年的檢疫、檢測表明,養殖場飼養的畜禽群體,一般都不同程度地攜帶有病原。外源性疫病主要由飼料、污染的飲水、場內職工、昆蟲及其他途徑傳入,所以在購進畜禽、拉運飼料等過程中,加強疫病監測,強化消毒措施對預防傳染病的發生十分必要。

5.加強培訓

動物防疫的法律、規范不斷完善,防疫技術不斷改進和提升,疫病的發生特點不斷變化,新的疫病時有發生,新的防疫產品不斷涌現,只有加強學習,經常參加動物防疫部門、畜牧業相關生產企業、學校的培訓,才能及時了解信息,掌握先進技術,搞好防疫工作,減少疫病發生。

6.做好檔案記錄

檔案記錄包括養殖場建場檔案、引種、生長日志、免疫、檢疫、監測、用藥、疫病、出欄、病畜(禽)及污物處理(淘汰、無害化處理)用工人員檔案等。建立和完善檔案記錄,規范“痕跡化”管理制度,對規模養殖場爭創疫病凈化創建場及示范場,發展壯大養殖規模,進一步提高經濟效益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實習編輯:于婷婷

陜ICP備13005735號-1 農業科技報社版權所有 聯系電話:029-87031703 m.kolcatapizz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