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09 09:01:00
2017全年,對山東蒙陰縣坦埠鎮南極山村養兔能手馮加營及很多長毛兔養殖場戶來說,是“光出不進”的一年——兔毛價格太低,大家兔子繼續養,但兔毛大多都存了起來。兔毛存著就當存錢。因為有這想法,馮加營手頭緊了,邊養兔子,邊琢磨著哪里能省點錢。
調整配方飼料,成本降了15%
馮加玉1996年開始養長毛兔,到現在已經21個年頭了。獨到的飼料配方,能在變中求不變。2017年,延續2016年兔毛行情的低迷,馮加玉也在飼料配方上不斷調整。將進口魚粉減少1%,用豆秸粉、花生秧粉、艾蒿粉替代苜蓿粉……在保證飼料營養的同時,新配置的飼料每公斤成本降下來15%左右。這樣每公斤飼料成本能節省0.3元,每天250公斤的飼料,飼料成本就能減少70多元錢。
雖然給兔子降低了“伙食標準”,但馮加營對自己的兔子,還是一如既往地好。夏天為了讓兔子涼快,他剪毛用電推子,這樣剪得干凈;到冬天呢,請人用剪刀剪毛,這樣能盡量留長些,以免兔子太冷。不過,因為他的兔場封閉好,冬天無論溫度多低,兔窩內的水碗從來沒有結過冰——也就是說,兔舍溫度冬天至少能保持到0攝氏度以上。
行情低谷期,積蓄新能量
從2015年初兔毛滑破百元大關,到現在已經將近3年。馮加玉周圍的養殖戶越來越少,堅持養殖的也在縮減兔群。他估計:現在蒙陰長毛兔的存養量,與2014年高峰期相比,大約少了2/3;除了當地一個新發展的特大型長毛兔養殖場,存欄過千只的兔場,就得算養殖大戶了。
行情低谷,是調整兔群、選種弱光燈。育種的好時期。馮加營深知這一點。這兩年,他把老弱病殘兔淘汰了個干干凈凈,但是兔場的人工授精,從來沒有停。也正是因為人工授精沒有停,兔場的小兔還在源源不斷地出生,這讓他兔場兔子存欄量比高峰期還有多。
這個世界上,沒有失敗的行業,只有失敗的人。只要在一個行業中能做到極致,就一定會有機會。抱著這樣的信念,馮加營在日復一日的重復中,不斷突破自己,靜待下一個兔毛行情高峰到來。(據《農村大眾》)
實習編輯:于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