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27 10:25:24 靳民
農民有了農民節
2018年2月初西安國家中心城市的確立和關中平原城市群規劃的出臺,為“大西安”發揮優勢、創造條件、把握機遇提供了絕佳的契機。繼2017年首屆西商大會、首屆全球硬科技大會之后,在今年龍抬頭的日子,大西安又有大動作,西安市首屆“農民節”來啦!為了更好地在全市營造敬農、愛農、助農,關注“三農”的良好社會氛圍,加快西安市從傳統農業向現代化農業率先轉變,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大西安都市型現代化農業追趕超越目標早日實現,西安將于2018年3月18日(農歷二月初二)舉辦首屆“農民節”活動,為西安城市品牌再譜新篇章!
隨著西安市現代農業的發展,涌現出越來越多的職業農民,他們善經營、會管理,是一群常年活躍在田間地頭的“老字號”土專家,他們傳遞的不只是現代農業的發展理念,更是實用的現代農業技術。
前不久,在西安市周至縣富饒新村二組的獼猴桃地里,當地的中級職業農民寧選朝拿著一把剪刀正修剪獼猴桃樹,兩三分鐘的時間內,一棵雜亂無章的果樹變得整整齊齊。他對一旁的學員說:“記著要領,一枝二蔓,羽狀分枝,去老留新,分布均勻。”
寧選朝2015年曾獲得西安市首屆獼猴桃修剪大賽第一名,2016年取得中級職業農民證書。成了村里的獼猴桃栽培技術“大拿”后,寧選朝自愿“傳幫帶”,給大家義務授課。2017年夏天,由他幫扶的當地貧困戶李粉霞家6畝地的獼猴桃產量首次突破3000公斤,寧選朝又幫著聯系了合作社銷售,讓李粉霞一家的生活有了保障。
還有“老字號”土專家領著干
領著農民干、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賺,在西安,農民已成為一種職業。由過去傳統農業“樣樣會”,到如今現代農業“樣樣精”,培訓懂技術、會經營的“老字號”土專家,已成為引領現代農民高質量生產、生活的典范和標桿。
據了解,2017年,西安市大力開展職業農民培育和認定工作,建立職業農民實訓基地20個,職業農民教學點10個,職業農民創業示范點20個,全市2100多名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新型職業農民脫穎而出,成為貧困戶脫貧致富的“排頭兵”。
近年來,隨著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斷深入,富集的現代農業科教資源正在重構農業生產的各種要素,并將最終改變人們的生活,科技創新對西安市農業、農村的帶動作用逐漸顯現。
截至2017年底,西安市累計培育引進農業新品種165個,推廣應用新技術290多項,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98%以上,水果良種實現全覆蓋,累計獲得省市農業科研和技術推廣成果198項,全年農業科技貢獻率達58.2%,農業科技已成為西安市農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重要支撐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