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22 09:20:09 劉劍 陳遠志 曾德美
“編腳手架其實很簡單,只要把長螺絲釘橫著穿進豎放的竹條眼中,再用螺帽擰緊,就能編好一副腳手架。”近日,湖南省隆回縣大水田鄉龍源村村民羅孝華靈巧地翻動著手中的竹條,小半天,面前的腳手架就堆成了一座小山。
“我還不算最快的,最快的一天可以編40多塊。”羅孝華介紹,按每天編20塊計算,如果是自己的竹山,每塊腳手架按最低收購價20元算,一天也能掙400元,和外出打工差不多了。
大水田鄉腳手架制作已有50余年的歷史。隨著農村豎紅磚房子的增多,腳手架開始大批生產,每年腳手架制作都穩定在60萬塊以上。“制作腳手架不擇場地,竹林里、公路邊、農家院壩,只要有幾個平方米的空地,就可以制作;也不擇人,從十三四歲的孩子到六七十歲的老人,都可以從事腳手架制作編織。竹林基本都是自家種的,也沒什么成本。”談到制作腳手架的話題,和平村村民羅孝理打開了話匣子,“前幾年書雜學費較高的時候,不少中學生制作一個假期的腳手架不但可以湊齊書學費,還有余錢補貼家用。你看,娃兒今天放假,也和我們一起制作腳手架,別看她才14歲,一天也能制作10來塊呢。”
大水田鄉現有山林11萬余畝,其中毛竹林面積近4萬余畝,是隆回縣竹林面積較大的鄉。近年來,該鄉制定生態農業產業化發展實施方案,大力扶持以毛竹產業為主導的速生經濟林產業,建立毛竹豐產林基地,對毛竹林進行砍雜、墾覆、施肥等改造。2016年,該鄉改造毛竹林低產林2800畝,積極打造竹編產業,做好“竹文章”,鼓勵農民制作腳手架,編織籮筐、席子、涼床、曬篩、背簍等,培育了年收入1萬元以上的竹編大戶20余戶,許多村民寧肯在家編制竹器而不愿外出打工。全鄉3000余戶村民,通過竹筍、竹子、竹枝的開發、利用,圓了財富夢,走上了致富路,該鄉年均由竹而形成的農產品收入達1500余萬元。
實習編輯:于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