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16 08:33:00 秦風
近日,筆者從農藥工業協會獲悉,最近兩個月內,農藥行業核發排污許可證大限將至,這之后將開展執法檢查。未來,沒有拿到證的企業將被要求停產,農藥行業格局已進入一輪重大變化前的倒計時。
排污許可制改變農藥行業格局
按照2016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控制污染物排放許可制實施方案,將按行業分步實現對固定污染源的全覆蓋,2017年內則完成15個重點行業及產能過剩行業企業排污許可證核發,到2020年全國基本完成這一工作。農藥行業正是上述15個重點行業之一。
“目前,全國2200多家農藥企業有450多家已拿到了許可證。由于有時間限制和審核流程,如果在承諾期限內仍未拿到準入文件的企業也會永久不發許可證。預計最晚今年3月份,符合條件的企業都將拿到證,沒有申報的企業則肯定會被關停。”該協會相關負責人說,今年上半年,環保部就將進行“回頭看”的排污許可證執法檢查。這些都意味著農藥行業格局會面臨重大改變。
一體化農藥企業受益
在該協會負責人表示,今年環保政策仍不會放松,但對行業的沖擊不會像2017年那么大。預計整個2018年對前期已投入大量環保設施的農藥企業會比較有利。
研究人員表示,去年農藥整體價格上漲平均超過20%至30%,部分翻倍,預計相關企業去年四季度以來的業績會超出市場預期。另外,從供需兩端看,農藥供給端因環保嚴監管將持續受限,需求端相對剛性且逐步恢復,因此目前的盈利狀況持續性好且有望繼續改善,預期整個行業存在估值提升的機會。
全國農技中心此前組織有關專家對2018年農作物重大病蟲害發生趨勢進行會商,綜合病蟲害發生基數、作物布局、種植制度和氣候趨勢等因素,預計2018年我國農作物重大病蟲害總體發生將重于常年,累計發生面積約50億畝次。
財通證券分析師表示,國內農業環境正在逐步改善,玉米等大宗品價格在回升,海外上市公司的報表也向好。因此,今年農藥行業整體會維持比較好的景氣度。投資方向還是在有一體化優勢、有核心競爭力、長期代表中國農藥行業未來的公司。(秦風)
實習編輯:于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