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12 10:36:25 李紹遠 盤寶盛
成片的白鴿在海南儋州市排浦鎮昌王村鴿王養殖農業合作社的空中飛舞、撲騰,落下許多細小白色絨毛,如同飛舞的雪花,煞是好看。這是該鎮養鴿扶貧基地,它承載著昌王、南華兩個村委會44戶貧困戶的脫貧夢。
養鴿規模不斷擴大
整齊一字排開的鴿籠,每個小隔間內住著一對鴿子,它們羽毛光滑,豐滿肥碩,在悠哉漫步,時而用鮮紅的尖嘴啄一下籠子外懸掛的食盒,發出陣陣咯咯的聲響,時而互相對啄,時而把小小的腦袋往對方身子上蹭,來回摩擦,儼然一對小情侶。
據了解,該基地現有鴿子1.3萬只,主要用于產蛋和當肉鴿出售,目前乳鴿市場批發價每斤19元。去年10月,在鎮黨委、政府的幫助下,該基地負責人黎新亮成立了儋州市昌王鴿王農業養殖合作社,吸收當地10戶貧困戶參與飼養肉鴿,今年又吸納了33戶貧困戶加入,養殖規模從最早的2000多只發展成現在的1.6萬只。
“我們鼓勵貧困戶加入合作社,一起抱團發展養鴿產業來實現脫貧。”排浦鎮有關負責人告訴筆者,隨著加入養殖合作社的貧困戶增多,鎮政府支持合作社20萬元資金用于修建鴿舍,將鴿舍又擴建了1000平方米,現在該合作社可養殖3萬只鴿子。
“我養殖的是情侶鴿,成雙成對住在一個籠子里,好養活,存活率高。”黎新亮告訴筆者,鴿子學名叫做白王鴿,成對的養殖效果好,成年鴿養殖2個月便可產蛋,存活率65%。“成年鴿子一年孵化6次,每對成年鴿子一次能孵化出一對雛鴿,雛鴿養6個月后又可以產蛋孵化。”
貧困戶年底有分紅
據介紹,肉鴿產業前景廣闊:肉鴿適應能力強,抗病能力強,好管理、生長周期短、營養價值高。隨著養鴿合作社養殖規模擴大,產生的效益也越來越好。目前,養鴿已獲純利潤7萬元,貧困戶年底可進行分紅。
“想著年底有分紅,心里頭開心,干活有力氣。”昌王村黎壯基是入股合作社的貧困戶,現在在合作社里務工,每個月還有2400元工資進賬,這讓他眉笑顏開:“工作主要是清理衛生,喂食肉鴿等,一點都不累。年底有分紅,能過個好年。”
據了解,排浦鎮在開展脫貧攻堅工作中,認真落實“三保障”政策,同時在產業幫扶方面,以“合作社+貧困戶”模式,鼓勵貧困戶加入合作社發展產業,鎮府與合作社簽訂合同,產業產生效益后,合作社與貧困戶分紅,所得純利潤,合作社占30%,貧困戶占70%。
“貧困戶加入合作社,年底有利潤分紅,在合作社務工還有勞務費;明年我打算養殖3萬只鴿子,帶動更多貧困戶一起脫貧。”黎新亮說。
李紹遠 盤寶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