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11 09:25:02 張永民劉楠楠
隆冬時節,寒風料峭。走進利津雙瀛苗種繁育公司養殖車間,迎面撲來濕熱的海洋味道,技術工人正忙著測試水溫、鹽度,為花鱸幼苗營造舒適的生產環境
“以前,北方缺少花鱸的全人工繁育體系,花鱸養殖只能撈取自然魚苗,造成海洋資源的破壞。現在我們通過與中國海洋大學合作,成功解決了野生花鱸的人工繁育問題。現已經形成每年2100萬尾的花鱸育苗規模,成為中國北方最大的花鱸人工繁育基地。”公司負責人陳守溫介紹說。
近年來,利津縣政府先后與中國海洋大學水產學院簽署共建技術研究應用基地協議、科技開發與人才培養框架協議和博士研究生工作站共建協議,在利津刁口海水養殖區設立科研基地,重點實驗、推廣鱸魚苗種人工繁育等技術。
經過近4年的努力,利津“花鱸全人工繁育與養殖產業化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項目,成功通過了山東省星火計劃驗收,實現了北方花鱸人工繁育從無到有的突破,“利北花鱸”獲得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稱號。
在此基礎上,利津啟動了山東省鱸魚原良種場建設工作,深入實施渤海花鱸產業化提升工程,建成高標準工廠化繁育車間2000平方米,開展花鱸淡水池塘養殖試驗示范1820畝,花鱸親魚馴化、苗種繁育、成魚養殖初具規模。圍繞淡水養殖新品種、新模式推廣與示范,不定期組織博士工作站、海洋大學的專家學者實地查看養殖戶花鱸淡水池塘養殖情況,針對生產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了現場指導,逐步搭建起了“專家組+養殖基地+示范戶”服務模式,結合周邊地區漁業生產實際,努力打造花鱸等名優品種淡水養殖示范基地,輻射帶動周邊區域淡水養殖水面10萬余畝,進一步實現漁民增收、漁業增效。
“人工繁育鱸魚苗種與野生苗種相比,成活率高,規格整齊,易管理,生長快,同樣在7月份投苗,到目前5個月時間,野生鱸魚苗種只能長到半斤左右,而我們這些鱸魚苗種已長到1斤,現在能賣到七八塊錢一斤,春節前上市肯定有個好收成。”養殖戶尚文光高興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