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21 08:35:00 王騰飛
被譽為“小產品大功用”的植物生長調節劑,近年來對于農作物增產增效、簡化用工、改善品質、彌補經濟性狀不足、提高抗逆性等方面所發揮的重要作用越來越受到重視。業內專家認為,植物生長調節劑用量雖少,但功效突出、應用前景廣闊,建議加強使用技術的指導,推動精準規范使用,將為保障農業高效生產和農產品質量安全、推動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發揮更大的作用。
提升植物抗逆性可助力農藥減量
中國農藥發展與應用協會會長劉永泉表示,植物生長調控技術和植調劑的使用,正成為目前現代農業生產中最活躍的專業領域之一,其對農業進步的貢獻正在不斷得到提升。能否科學、合理、正確、規范地使用植調劑,已逐漸成為檢驗衡量農民掌握種植技術精細、精準程度的明顯標志。
劉永泉建議,生產企業要重點在資源整合、自主創新、技術服務上下功夫,努力提升產品質量,規范產品使用說明,加快植物生長調節劑在特色小宗作物上的登記,提供優質高效的植調劑產品。行業主管部門應制定全行業的產業發展規劃,通過政策導向和扶持,引導行業有序發展。
集成應用效果好仍有潛力待挖掘
“植物生長會遇到很多不利于生長的逆境條件,如倒春寒、干旱等,迫切需要高效安全、有抗逆功效的植物生長調節劑。”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趙小明介紹,我國啟動的“肥藥減施”行動,寡糖植物抗逆誘導劑可以發揮很大的作用,應用空間很大,將在綠色農業中扮演重要角色。
“以使用免疫誘抗劑為主的綠色植保技術集成使用,彌補了單一使用一種產品的不足,取得了很好的應用效果。我們對減少30%的化學農藥用量是很有信心的。”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員譚紅介紹說,將免疫誘抗劑和生物殺菌劑、殺蟲劑、害蟲天敵、物理防控技術、低毒綠色化學農藥協同使用,建立了多種作物的綠色植保技術集成和,農藥減施增效和促進質量安全效果顯著。
精準使用很重要應用指導須加強
一些種植者隨意增加用量或濃度,使用未獲農藥登記的產品,或者使用可能含有“隱形成分”“以肥充藥”的非法產品,都是不科學、不規范的,不僅難以達到預期效果,甚至會發生藥害造成不必要的生產損失。
“植物生長調節劑作用獨特、安全高效、潛力巨大,小產品有大價值,在現代農業中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這一點已成為行業共識。”植物生長調節劑專業委員會主任段留生表示,新的形勢和需求要求植物生長調節劑有更好的產品,更精準規范的技術應用。今后專業委員會將進一步加強交流協作,并將定期
發布植物生長調節劑領域白皮書,同時加強科普宣傳,以促進植調劑更好地發展和應用。(王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