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17 17:52:00
目前,我國鮮果電商存在著產業鏈長,投入巨大,儲物流費用高、物流作業標準化難度高,產品質量問題多,標準缺失等問題。鮮果電商要得到發展,則需要順應“大勢”。
發展原產地水果推行預售體系
當生鮮農產品尚未收獲的時候,就提前在網上售賣,收集完訂單之后,生產者才開始采摘、安排發貨。預售模式讓產地能夠按需供應配送,大大降低生鮮的庫存風險、生產成本和損耗。消費者由此也能夠獲得新鮮、高性價比的生鮮食品。
推動物流包裝技術的研發搭建高效的信息平臺
技術部門加大對生鮮果品長途儲運包裝的設計研發,使得更多原本無法長途運輸的當地特色果品(葡萄、特小鳳西瓜、酸栗等),都能借助新型的運輸容器實現無損長途運輸,擴大這些生鮮果品的銷售范圍。
推動線上線下融合模式
走線上線下融合的模式,鮮果產品可以不由一個配送公司配送到千家萬戶,而是由各個實體店就近配送。對于電商來說,這樣配送的物流半徑會更短,配送成本會更低。對于消費者來說,這種模式更方便,消費者在網上下單后,既可以選擇到門店取貨,又可以選擇到配送點取貨。
通過校企合作,加強人才培養
鼓勵電商企業與本地大專院校/職業技術學院開展合作,培養一批合格的電商專業人才,通過人才建設來打造原產地農產品產銷對接信息平臺,實現以優質人才為依托,以高效信息平臺為基礎,形成產銷信息對接順暢,縮短流通渠道,實現地域農產品特色品牌的全國銷售。(據《現代商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