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欧美另类,久久99精品久久久噜噜最新章节,北条麻妃久久99精品,欧美日韩中文在线,精品国产一级,a级特黄一级一大片多人,国产成人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1120180013
> 首頁 > 養殖 > 正文

種養結合,豬場到處都是寶

2017-11-05 10:49:00   

前不久,山東省禹城市辛寨鎮前莊科村,除了高俊亮種的435畝玉米,其余的地早已經收完了。看著大片還未收割的玉米,高俊亮卻一點都不急。“我是用沼液種的玉米,比普通玉米要晚收十多天,品質、產量都要強不少。”高俊亮說。

畜禽糞便沼氣化處理

對于很多養殖戶來說,畜禽糞便的處理一直是個讓人頭疼的難題。高俊亮是村里最早養豬的養殖戶,因為養豬,街坊鄰里沒少跟他抱怨。2006年,隨著養殖規模的不斷擴大,高俊亮就把自家院中養殖的30多頭豬遷到新建的養殖場。同時聯合村里20戶養殖戶成立了合作社,如今該合作社生豬存欄量達到2萬頭。

2013年,通過國家項目補貼100多萬元,該合作社自籌資金300多萬元建起了沼氣站項目。“固體糞便經過運輸收集到預處理池,液體全部通過地下暗溝集中起來,然后經過混合攪拌,輸送到厭氧罐。加入一定的微生物菌群,經過28天的發酵,產生沼氣、沼液。”高俊亮說,產出來的沼氣,提供給村里的200多戶村民燒水做飯。

 沼液還田,一舉多得

去年,高俊亮一次性流轉了豬場周圍的435畝地,種上了糧食。“沼液跟水按一定比例配起來,當作有機肥上在地里效果非常好。”高俊亮指著沼液池邊上的管道說,“澆地的時候打開管道,再調另一側出水管的出水速度,400多畝地不用管就可以澆一個遍。化肥的費用就可以省下來,1畝地增產可以達到10%到20%。”

陜ICP備13005735號-1 農業科技報社版權所有 聯系電話:029-87031703 m.kolcatapizz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