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04 14:11:00 樊邦平
“今年早熟柑橘的收購價為每公斤10~12元,較去年漲2元,保守估計,一畝柑橘能帶來2萬元收益。”10月12日,四川省青神縣白果鄉甘家溝村村民郭建站在自家柑橘林,一臉喜悅地盤算著今年的收益。
搶市場 柑橘中熟改早晚熟
“這株柑橘樹樹齡已有10年,以前是中熟椪柑,如今已嫁接成早熟雜柑,以前可產柑橘30余公斤,如今我嚴格控制它的產量,每年只產18公斤,雖然總量減少,但收益卻增加了。”郭建指著自家地里一株柑橘樹說。
青神縣柑橘種植歷史超過30年,種植規模超過10萬畝。但當地的柑橘品種長期以椪柑為主,品種結構單一,且上市集中,品質下降,在同期果品中,面臨著外地優質柑橘的挑戰,果農的種植效益不斷降低。“同類果品的競爭異常激烈,而剛剛崛起的雜柑市場反響非常好,何不錯開上市高峰,優化品種,提高品質,走差異化發展道路?”青神縣農牧局相關負責人說,經過縝密的調研和規劃,幾年前,當地確定了柑橘產業調整的第一步——主打早晚熟品種,錯季上市,搶占市場。
“近年來在縣上的幫助下,我們改良了品種,讓種植效益翻了好幾番。”郭建說。青神縣農牧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近年的努力,青神柑橘結構單一、上市集中、品質下降的現狀得以改觀,全縣柑橘的上市時間延長到6~7個月,70%左右的果品更是推遲到春節前后銷售,實現了錯季銷售。
出新品 迎合柑橘消費需求
“我們引進選育了新品種20多個,自己選育的柑橘品種‘中巖早’和‘馬克斗’還先后獲得了四川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市科技進步三等獎。”青神縣農牧局相關負責人告訴筆者,當地選擇了晚熟雜柑品種大規模推廣,近5年新植高換改良椪柑5萬多畝。
“不追求數量的增長,只保證每一個柑橘的質量,為此我們嚴格控制了柑橘的產量。”青神縣農牧局總農藝師徐海濤告訴筆者,當地1畝柑橘正常產量可達1萬斤,但為了保證柑橘的品質和口感,只保留6000余斤。有了新品種,還須提高柑橘的品質,為此當地大力推廣綠色防控技術、無公害綠色食品生產技術、測土配方技術等標準化生產技術,目前覆蓋面積達到60%。
經過不懈努力,青神柑橘品質大幅提高,其中含糖量等主要指標提高了30%。2016年柑橘產值接近10億元,價格比2012年提高了1~3倍,效益提高了1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