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12 09:52:00
四川成都的小劉在市區開了一家水果店,因為經營得力,每天生意興隆。最近,小劉開始利用起“互聯網思維”賣水果,他注冊了微信公眾號,不斷優化服務,網上生意做得風生水起。
送貨上門 為了擴大水果店的輻射范圍和覆蓋人群,小劉想到了提供送貨上門服務。小劉做了自己的微信公眾號,顧客只要關注公眾號,選擇品類,輸入地址,小劉馬上就可以立刻指派最近的分店進行上門服務。
抓住客戶核心需求 小劉又發現有些顧客來買水果是為了送禮,而不是為了自己食用。這類顧客對價格往往并不敏感,而是對水果的質量和包裝有較高的要求。于是小劉專門找包裝設計公司,設計了幾款包裝盒,找工廠進行批量生產,再精心挑選新鮮優質的水果進行混搭。果然,小劉通過禮盒的方式賣出去不少水果,而且這部分的利潤率要遠遠高于一般性的水果銷售。
產品再包裝 一連下了很長時間的雨,影響到了小劉的水果店生意。在水果積壓腐爛之前,小劉當機立斷,把所有存儲期不宜太長的水果提前進行處理,將水果做成果盤,并用保鮮膜封好,再通過微信公眾號發送通知,告知用戶今日有低價促銷活動,可線上下單,將果盤送貨上門。這招果然奏效,積壓的水果轉眼就被搶購一空。
戰略合作 再后來,為了節省成本,擴大規模優勢,小劉直接跳過中間商找到了水果總批發商,達成戰略合作關系。批發商直接向小劉的水果店供貨,貨款每月月底結清。這樣,小劉的水果成本下降,還增加了一個月的應付賬款期,提高了店鋪的現金流。
軟文推廣 小劉又找了媒體行業的資深人士,寫了一篇文章叫做《小劉鮮果店,十年打造水果界的阿里巴巴》,立刻在微信朋友圈、今日頭條、網易新聞等地方引起病毒式傳播,閱讀量超過百萬,小劉水果店聲名遠播。
產品運營與用戶粘性 小劉不滿足于只是做一個微信公眾號,隨著名氣的積累,小劉找外包公司做了一款App,用戶下載App后除了可以看水果,買水果,還可以玩水果忍者、水果塔防、水果連連看等一系列游戲,玩游戲獲得的積分還可以直接用來購買小劉水果店的水果。于是小劉的用戶粘性越來越高,App下載量也越來越多。
流量變現 小劉的水果店客流量越來越大,App下載量也越來越多。在線下,附近的商店要來小劉門口發廣告傳單,小劉一天收1萬塊。在線上,附近的減肥中心、醫療機構、美容院、健身會所、培訓機構等到小劉的App里面打廣告,廣告點擊一次,小劉就收1塊錢。這來錢速度簡直比賣水果快多了。(蘇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