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25 08:46:00 李曉光
“你看,這是我們嚴河村的產業發展微信群,大家一有問題就在群里直接問,用起來既簡單明了又節約時間,確實太好了。”甘肅成縣二郎鄉嚴河村村主任賀滿倉邊向記者展示著村上的產業發展微信群邊說。
賀滿倉今年50歲,但他玩起微信來卻毫不含糊,建微信群、發朋友圈、發語音,這些對他來說都是“小兒科”。2016年3月,他建立了“嚴河村產業發展微信群”、村黨支部書記建立了“嚴河村青年交流微信群”,通過產業發展微信群分享養蜂知識、交流種植經驗、尋找供求信息;通知黨員干部群眾參加會議、學習黨課、宣講政策、傳達會議精神……這些都是嚴河村運用新媒體微信群促發展的“常態”。
賀滿倉告訴記者,為了幫助群眾發展壯大特色產業,全村發展產業的群眾都是嚴河村產業發展微信群的成員,通過產業發展微信群給群眾按季節分享中蜂常見病防治、蜜蜂四季管理、中藥材種植、土雞養殖等產業發展知識,這讓大家在無形中得到了學習和提升。
群眾把在產業發展中遇到的問題發到群里請教賀滿倉,他知道的就第一時間為群眾解答;遇到不明白的問題,他就向隴南市養殖協會微信群里的專業老師請教,這讓群眾在產業發展中遇到的許多問題迎刃而解。
在群里大家相互交流,共同探討,互相學習,有的還通過微信群聯系中藥材供求信息,誰家有100斤桔梗要出售、誰家需要茯苓籽種,會打字的發文字,不會打字的發語音,大家一看一目了然,一聽全明白。
現如今,社會經濟發展了,科學技術發達了,老百姓都用上了智能手機,大山深處通上了互聯網,老百姓發展也搭上了“互聯網+”的快車,這種“快車”很大程度上促進了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進一步加快了老百姓增收致富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