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19 09:27:31
山西省臨汾市吉縣是蘋果種植大縣,蘋果種植面積占總耕地面積的80%,蘋果收入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80%以上。該縣通過實施生態農業基地清潔生產技術,開辟了一條促進黃土高原農村經濟發展,改善生態環境的有效途徑。
推廣清潔生產技術
山西省農業廳環保站自2014年領辦了農業部現代生態農業基地清潔生產技術試驗示范項目后,以戶為單位,以果園為依托,示范帶動農戶281戶、892人使用沼肥施用技術、節水保墑技術以及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
同時,該縣引導果農推行有機蘋果標準化生產技術,杜絕使用化學農藥和化學肥料,養分補充主要依靠沼液、沼渣,病蟲害防治以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為主要手段,果樹修剪廢棄枝條通過生物質爐轉化為清潔能源,并試驗示范果園林下生草等節水保墑技術,有效解決了當地農業資源、生態環境有效利用和保護的問題,開辟了一條促進黃土高原農村經濟發展、改善生態環境的有效途徑。
采用生態循環模式
據介紹,該縣養豬場采用的“豬-沼-果”模式,就是利用豬糞經沼氣微生物厭氧發酵技術,轉化為沼渣、沼液,用于果樹的基肥、追肥、葉面肥等。而果園生態養鵝技術則選用的是美國香豌豆、白三葉等豆科作物固氮保墑,養殖蚯蚓作為土壤改良、提供鵝蛋白質飼料,來養殖經濟價值高的鵝種,將鵝糞直接入地為果園提供高氮有機肥的“草-蟲-鵝-糞-土”模式。
該縣經過三年連續實施總結了一套物理防治及生物防治結合沼液噴灑為主要手段防治果樹病蟲害的方法,目前基地已獲國家有機蘋果認證,認證面積2164畝。
發揮科技示范戶作用
為提高基地農民種植養殖技術水平,山西省在實施這一項目時,組建了吉縣朝暉蘋果農民專業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社員”的產業化模式,開展全程服務。該縣對104戶項目戶進行種植、用肥、病蟲害防治、田間管理、農業廢棄物處理等清潔生產技術培訓,并選派相關專家、技術人員按照物候期進行技術指導,提高農民清潔生產科學技術水平,共培訓2000余人次。
三年來,該縣通過示范,基地建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與農技推廣服務機制,全面推廣機械操作、剪密間伐、生物覆蓋、土壤修復、節能栽培、病蟲害綜合防治等標準化生產關鍵技術。同時,該縣實施生物防治、生態調控及循環利用技術,實現了現代果樹生產技術的綜合應用,著力解決了制約蘋果產業發展的關鍵技術問題,主攻國內外高檔果品市場,大幅度提高了蘋果的產量和品質,顯著提高了果農的種植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