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13 11:02:51 徐羽宏 記者張曄
我國果品的市場年消費量達3.5萬億,“然而,3.5萬億的果品市場,卻鮮有大品牌。”日前在南京農業大學舉行的江蘇長江果品產業研討會上,著名連鎖品牌營銷策略專家鐵丁講述了這一怪現象。
說起水果品牌,許多人會想到“煙臺蘋果”“贛南臍橙”“新疆哈密瓜”等地域品牌,但是很難隨口說出一兩個企業品牌或產品品牌。這些地域性的品牌“是整個地域所有種植戶共享的品牌”,它只能傳達出簡單的地域優勢,但相比同類產品,品牌水果怎么個好法,其營養成分有什么優勢,對健康有什么影響,消費者很少知道這樣的功能性信息。
我國的豬肉市場年消費達1.5萬億,酒水市場達1萬億。這些超萬億的農產品或食品產業中“大咖云集”,而果蔬產業的品牌建設卻大大滯后。專家介紹,過去果蔬產業主要是滿足人們最基本的溫飽需求,缺乏品牌建設的動力。但是,近年來進口水果的銷量不斷增加,開始擠占國產水果的市場份額,果蔬產業競爭日趨激烈。目前,各地都已開始注重果蔬品牌建設、加強與消費者和市場的溝通。“現在已經進入建設水果品牌最好的時代。”鐵丁告訴記者。
據江蘇長江果品產業研究院顧問牛宜生介紹,目前我國采后果品產業化程度較低,缺乏統一標準。果蔬產業組織化程度低,應通過牽頭成立行業協會,提供職業培訓、電商渠道、技術服務、產品安全質量檢測服務等,形成良性循環。目前,江蘇長江果品產業研究院已全面實施標準化果園建設、現代園區打造、科技研發創新、良種苗木繁育、經營主體培育、市場規劃開發、現代金融引領、質檢平臺構建、果業品牌創建等工程,并選取部分專業合作社等進行技術標準與品牌合作,通過鑒定后允許使用研究院的“果籃子”品牌統一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