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欧美另类,久久99精品久久久噜噜最新章节,北条麻妃久久99精品,欧美日韩中文在线,精品国产一级,a级特黄一级一大片多人,国产成人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1120180013

一個貧困山村的美麗蛻變

——來自浙江安吉縣遞鋪街道魯家村的調查

2017-04-06 18:03:23    記者 劉 慧

 

圖① 魯家村大路橋自然村村口矗立著的“魯家村”標識。

圖② 魯家村大路橋自然村村民徐美菊向記者介紹家里的情況。她和老伴在村里每年打工收入近2萬元。

圖③ 魯家村修建了柏油路,還為每家每戶村民修建了院墻。本報記者 劉 慧攝

閱讀提示

3月份,乍暖還寒。記者走進浙江北部山區安吉縣遞鋪街道魯家村的中心村魯溪村,映入眼簾的是一座現代化三層辦公樓,樓前一條新修的公路沿著低丘緩坡穿村而過。路兩邊一幢幢二層樓房布局整齊,村莊干凈整潔,花團錦簇,遠處山上茂密的森林泛出濃濃綠意。

魯家村從一個臟亂差的經濟薄弱村蛻變為一個開門就是花園,全村都是景區,農村、農民、農場共富的中國美麗鄉村樣板村,僅僅用了五六年時間。2011年到2016年,魯家村村集體經常性穩定收入從不足3萬元增加到175萬元,村集體資產從不足30萬元增加到9000萬元左右,農民年人均純收入從19500元增加到32850元。

魯家村黨支部書記朱仁斌認為,村里敢于突破農業農村發展中的瓶頸制約和制度障礙,通過土地置換、項目資金整合、用政府投資撬動社會資本、實行農村集體股份合作制等一系列創造性的舉措,有效解決了美麗鄉村怎么建、錢從哪里來、集體經濟如何發展、農民收入如何增加等一系列困擾農業農村發展的問題。這是魯家村實現蛻變的根本原因。

統籌各類資金 “要我建”變“我要建”

黃昏時分,記者來到魯家村大路橋自然村,一幢幢白墻黛瓦的二層小樓,配以土黃色的院墻,顯出幾分古樸的韻味。一些在村里打工的村民陸陸續續往家趕。村民周蘭英告訴記者,以前村里環境又臟又亂,現在村里環境越來越好了。

大路橋自然村是魯家村首批創建的精品村。建設美麗鄉村,改善村容村貌是擺在2011年新當選魯家村班子面前的首要任務。當時安吉縣正在美麗鄉村建設的基礎上發展精品示范村,提升美麗鄉村建設的品質。村班子決定以創建精品村為抓手,破解魯家村發展的困局。

美麗鄉村精品村怎么建?朱仁斌是土生土長的魯家村人,經商多年,有志于改變家鄉貧窮落后的面貌。他說,魯家村發展起步晚,發展的路子不能再走傳統農村的點狀發展、局部發展或者單一優勢產業,而是要立足全局,建設上整村規劃、產業上整村發展,實現跨越式發展。村里請一家設計公司統一設計了村莊規劃、產業規劃、環境提升規劃。魯家村的村莊建設、產業布局和環境改善,嚴格按照這張藍圖執行。

按照安吉縣美麗鄉村精品村創建標準,魯家村從13個自然村中選出魯家溪中心村和大路橋、干山塢、安山塢3個自然村作為首批創建村。根據預算,創建精品村需要1700萬元資金。對于一個當時負債150萬元的村子來說,建設資金從哪里來?

“我們統籌整合村里的各類資源,用資金拼盤的方式解決了資金問題。”朱仁斌說。

首先,盤活沉睡的土地資源。魯家村有一塊1000平方米建設用地,他們在這塊地上建了20間三層村民聯建商住兩用樓,通過出售出租獲得300多萬元。用這筆錢在村里辦公場所的原址上建了一幢新樓,除了三層作為村委辦公用房外,一層二層大部分用于店面出租,獲得一筆不菲的租金收入。拍賣閑置多年的村小學用地獲得186萬元。村集體流轉土地獲得了60萬元。其次,整合美麗鄉村建設補助金和各項涉農項目資金。安吉縣鄉兩級政府對創建精品村合格的村莊,每位村民補助1700元,全村2100人,共計補助357萬元;整合交通、水利、環保等農村項目建設資金三四百萬元。再次,用活村里的人才資源。村委聘請20位外出經商的村民作為魯家村美麗鄉村創建的顧問,獲得捐款300萬元。

在籌措資金的過程中,魯家村美麗鄉村創建工作穩步推進。2011年啟動創建工作,修建了辦公樓、籃球場,鋪了水泥路,路面實現亮化、綠化;安裝了自來水,每個自然村都建了化糞池和污水處理池,為每家每戶修建了圍墻,村容村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當年4個自然村就通過了安吉縣精品村嚴格的考核。在精品村的示范帶動下,其他9個自然村也紛紛要求創建精品村。從“要我建”轉變為“我要建”,魯家村僅僅用了一年時間。

從2012年開始,魯家村開始精品村創建擴面工作,每年選出3個自然村參加創建。為進一步調動村民積極性,村委除了給予每個自然村每位村民1700元的政府補助外,村集體又給予500元的額外補貼。精品村創建的實施主體由村委轉為村民小組,村委派干部指導。每個自然村要統一設計,設計費由村民小組出。村民的主動參與加快了精品村創建的速度。到2015年,魯家村實現了中國美麗鄉村精品示范村創建目標。

美麗鄉村建設沒有止境。從2015年起,安吉縣在開展精品村創建的基礎上,每年投入財政資金近億元,整體布局、梯度推進、連片提升精品觀光線和觀光區域。魯家村作為安吉縣休閑觀光的一部分,正在魯家村全域建設“安吉魯家”生態農業觀光區,全面提升村里的生態環境、人居環境和發展環境,提升村子的美麗度和村民的幸福度,把魯家村打造成為山水美、生態美與人文美、精神美相得益彰的美麗鄉村。

以家庭農場為平臺 “招商”變“選商”

美麗鄉村建設好了,村集體經濟如何發展,才能徹底打破美麗鄉村負債經營的局面,實現美麗鄉村的長效管理呢?這是魯家村面臨的又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魯家村是一個傳統的農業村,沒有資源和產業,但有近10000畝比較好的低丘緩坡,非常適合發展現代農業;有毛竹林面積8000畝,還有一些從事野豬、山羊養殖和茶葉、鐵皮石斛種植的小型農場。這些是魯家村賴以發展的產業基礎。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發展家庭農場,并且鼓勵和引導工商資本投入農業農村。村里決定把家庭農場培育為村里的支柱產業,因地制宜建設18個家庭農場,形成家庭農場聚集區,以家庭農場為龍頭帶動休閑觀光業發展。

有了創意,沒有資本,家庭農場就無從發展。村里決定以家庭農場為平臺吸引工商資本下鄉投資,用資本帶動創業。2015年1月份魯家村啟動招商工作,朱仁斌請人制作了一份精美的魯家村家庭農場展示幻燈片,提著一臺電腦,到處向投資商宣傳魯家村家庭農場的美好理念。他的美好愿景打動并吸引了很多投資商。到2016年4月份,家庭農場的招商引資任務就完成了。

朱仁斌介紹,他們一邊招商,一邊建設家庭農場。在建設中充分考慮魯家村地勢、氣候等環境要素和農場主自身專業領域,實行差異化發展,有蔬菜農場、果園農場、紅山楂農場、萬竹農場、野豬農場等,每個農場規模在100畝至300畝之間。農場不準搭建圍欄,不準建大型停車場,確保魯家村形成一個大景區。這些家庭農場在農產品外還拓展了休閑觀光等第三產業,其中葫蘆農場、紅山楂農場、萬竹農場、葡萄農場等農場建設的木屋吊腳樓最為突出,野豬農場、蔬菜農場發展土灶,桃花農場經營私廚和復古風格民宿。串連起18個農場的觀光小火車也成為魯家村旅游區一道獨特的風景。

記者到達野豬家庭農場時,農場主左偉偉正在給幾只關在鐵籠子里的大型犬喂食。他是魯家村人,2000年從部隊復員后在安吉縣城建了一個卡車修理廠。作為一名阿根廷杜高犬的愛好者,他看到城里養這種大型犬的人越來越多,需要通過野豬來鍛煉杜高犬的烈性。2015年,他回村投資野豬家庭農場,為全國各地的阿根廷杜高犬提供野性測試及代養服務。2016年他的農場就被阿根廷杜高犬俱樂部授予江浙滬杜高犬烈性測試基地。去年舉辦了3次測試,今年計劃每季度舉行一次。為解決杜高犬愛好者的食宿需求,他開辦了野豬農場土灶,未來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還將發展民宿。

目前魯家村已經形成資本聚集的“洼地效應”。隨著工商資本的落地,金融資本也相繼流入魯家村,每個農場都獲得了本地銀行支持,更吸引著一大批投資者。截至目前,魯家村已經吸引到十幾億元的社會資本,深圳園林股份有限公司投資3.4億元的花海世界、上海頤久藥業投資2億元的中藥農場、愛倫巴巴房車文化俱樂部投資1億元的房車營地、杭州房橋科技項目投資10億元的養老項目也將落地?,F在,每天來這里考察的投資者仍然絡繹不絕。

朱仁斌說,魯家村現在已經實現了由“招商”向“選商”的跨越。

股份合作有保障 “農民”變“股民”

美麗鄉村建設的核心是農民致富。農民收入怎么增加?這是魯家村面臨的又一問題。

為不斷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增加農民收入,魯家村探索建立了“公司+村+農場”的發展機制,村統籌土地資源招引農場主入駐,公司投資公共設施負責具體運營,農場主自主建設不得偏離總體規劃要求。2014年魯家村推進農村集體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原村經濟合作社轉為股份經濟合作社,社員自動轉為股東。2015年1月份,魯家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建立了安吉鄉土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持有鄉土部分股份,其余股份尋求與實力雄厚的旅游經營公司合作。之后,又成立安吉浙北靈峰旅游發展有限公司分公司,負責魯家村的旅游業務;成立魯家村鄉村培訓有限公司,提供培訓服務。

據了解,魯家村3家公司注冊資本共計4600萬元,村里將上級部門項目投資3000萬元和美麗鄉村建設補助資金1100萬元全部轉化為資本,并且從銀行貸款1500萬元,用這些錢撬動了幾十億元的社會資本。通過市場化運作,魯家村集體經濟發展走上了快速發展軌道。魯家村休閑觀光園將于今年10月1日開園,預計每年收入600萬元,分紅將成為村民的重要收入來源。

除了分紅這種潛在的收入,魯家村村民增收渠道也拓寬了。首先,土地租金成為魯家村村民收入來源之一。農戶把土地流轉給家庭農場,平均每戶每年土地租金約為8000元,而且租金每年隨著國家稻谷收購價格同比上浮。其次,村民工資性收入增加了。魯家村項目建設完成并運營后預計將直接產生超過300個工作崗位,間接產生的崗位超過1000個,每年為當地村民增加工資收入超過3000萬元。再次,村民財產性收入增加了。旅游將是魯家村主要的支柱產業之一,村民在旅游區中利用自己的住房開設民宿、農家樂,全村預計收入可達1000萬元。

大路橋自然村村民徐美菊說,她做夢也沒有想到會有現在這樣的好生活。她的兩個女兒都在外地工作,她和丈夫經常在村里打打短工,一年收入近2萬元;家里十幾畝林地和茶山,每年收入三四萬元。由于家里1.2畝農田被政府征用,她每月有1500元的養老金。作為魯家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的“股民”,未來她還會有股份分紅。

隨著魯家村經濟發展形勢向好,村里返鄉創業的年輕人越來越多。記者在采訪時看到,村里有很多新建或者在建現代感十足的二層小樓。朱仁斌說,這些基本都是村民回村投資建造的,準備發展農家樂和民宿。“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返鄉創業,將為魯家村后續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朱仁斌說。

目前,魯家村通過美麗鄉村建設,已經建立起一個農村創新創業的生態環境,吸引著越來越多的資金流、物流和人流,在農村、農場、農民高度融合之中實現農村振興、農業提升、農民富裕。不過,魯家村在發展中還存在著農村建設用地供應不足,農業經營人才、技術人才短缺等一系列問題,希望有關部門能夠真正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的有關精神,為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提供更多政策支持。

陜ICP備13005735號-1 農業科技報社版權所有 聯系電話:029-87031703 m.kolcatapizz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