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09 09:27:00
近年來,農田土肥水利用方式不斷發生新變化,摒棄了“重用輕養”“大水大肥”傳統,在“優質、高效、綠色、規模、輕減、智能”節水節肥改土技術方面取得新突破,提高了土肥水利用效率,也給肥料、灌溉等農業投入品行業帶來了新的機遇。
在肥料品種創新上
實現“三化”
配方肥“精準化”。結合測土數據,制定不同區域、不同作物施肥配方,配方施肥更加精準,配方肥用量已占化肥總用量的30%以上。通過調整養分形態,添加氮肥增效劑、脲酶抑制劑等,有效提高尿素、二胺、復合肥等常規肥料的利用率,實現減肥增效。有機肥“無害化”。采用高溫堆漚發酵、微生物降解等技術,提高有機物料腐熟程度,殺滅病原菌,降低抗生素含量。
在施肥方式轉變上
推動“三結合”
基肥深施與深耕整地結合。按農藝要求的數量和位置,將長效肥、液體肥等施入作物易吸收部位,實現基肥輕簡、高效。優化種子與肥料的相對位置和有效距離,良種和緩釋肥同步進入土壤,一次性施肥省工省時省力。根外施肥與“一噴三防”結合。改善葉面肥配方,平衡大、中、微量和有益元素,彌補根系活力下降造成的吸肥能力弱化。2016年機械施肥面積達到了8億畝次。
在水肥一體化上加快“四個轉變”
渠道輸水向管道輸水轉變,以管道輸水代替渠道疏水,以噴滴灌代替地面灌溉,灌水均勻,精準調控。澆地向澆莊稼轉變,僅澆灌作物根系區域。土壤施肥向作物施肥轉變,通過灌溉系統將養分直接輸送到作物根區。水肥分施向水肥一體轉變。肥料融于水中,以水帶肥,水肥耦合,少量多次持續供應,滿足作物全生育期需求。(農報)